淘宝平台上,有企业底价供应知乎live合集。
日前,随着新世相营销课的刷屏与被封,常识付费重新成为大众视线的焦点。
2025年,被叫做常识付费元年,分答、知乎live、得到等平台爆发,常识经济随着着网络碎片化年代的进步与现代人的常识焦虑而走红,大家都期望可以花更少的时间,迅速获得更多的常识。为了吸引更多用户购买,不少企业采取分级营销的方法拓展常识付费,成为用常识包装的网上赚钱活动。
南都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常识付费已然形成盗版产业链。有人花0 .88元就能买知乎live556期的内容,花35元就买到了1700G的付费课程,一些价值上千元的付费内容,盗版仅售20元。
专家表示,侵权行为让原创内容者失去创作动力,最后将致使用户很难获得优质内容,涉嫌传销的分销行为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应当准时查处,进一步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加强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
热卖刷屏
新世相课程被封与退款
三天前,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张课程海报刷屏,这张海报是新世相念书会公开主办的新世相营销课课程。新世相过去炮制了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佛系年轻人等刷屏级事件,这一次开创者张伟亲自上阵开课,通过一场常识付费活动第三引燃朋友圈。
这场营销,主如果因为该课程使用进步下线的模式,即用户A购买后可以推荐至朋友圈,用户B通过用户A的微信二维码购买后,用户A可以获得佣金。从海报上看,活动规则是每万人购买,课程价格会涨5元。假如推荐给朋友购买,还可以直接获得40%的现金奖励,最后榜单1、还可获得新世相价值50万元的定制广告推送,2、到10、也将获得不等的现金奖励。
截至当天下午4点15分,该课程价格已经从刚开始的9.9元涨到54.9元,购买人数已达96696人次。
该课程的二维码链接在当天中午时被微信封闭。从新世相公众号的菜单栏点击营销课查询该课程时,已经没办法打开,用来生成邀请微信二维码的公众号新世相营销课也因违规没办法关注。
针对此事,微信团队发布官方公告表示,微信团队严厉打击多级分销等违规行为,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等规则中也有明确规定。新世相通过多层抽成等方法,推广互联网课程,违反了微信平台规则。现在微信团队已对有关公众号进行了处罚。期望大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范,一同维护和谐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除此之外,由于分销提成没到账,引发了部分用户质疑,新世相在课程推出当天即被购买者需要退款和道歉。
因为技术缘由致使部分客户体验遭到影响,现在大家已经开通了退款通道。新世相公关部总监刘嫣冰20日下午告诉南都记者,现在所有已产生的收益都可以在App中提现,操作提现后最晚三天均可到账。
营销陷阱
分销网上赚钱涉嫌传销
新世相念书会已不是首次由于分销课程遭到微信官方封杀。
1月30日,其上线了第一门课程《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分销活动后也遭到微信官方禁止。
新世相也并非第一个用常识包装的网上赚钱商品。除去新世相,此前也有不少公众号由于涉及多级分销而遭到处罚,譬如褚橙、故姐等都尝试多级分销被微信团队暂时或永久号码被封。
今年1月17日,网易云课堂联合荔枝微课推出《网易运营办法论》,通过分销的方法在24小时卖出了13万份,但非常快被微信官方封杀,之后获得解封。常识付费平台千聊也曾推出《千聊开创者2025年唯一大讲,学会常识付费的底层逻辑》,使用二级分销方法吸引了10万份的购买,课程链接非常快被微信官方关闭。
2月22日,阴历新年开工第一天,68元三联中读悦听卡第三刷屏,拥入的购买者致使商品连续几日内没办法正常用。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向南都记者表示,新世相的这种营销推广策略已经涉嫌符合《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传销行为。第七条规定,传销行为的具体种类其中一项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进步职员,需要被进步职员进步别的人员加入,对进步的职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进步的职员数目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含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
中国网络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剖析,这种分级营销的模式与法律规定的传销比较相似,基本符合传销的两个要件:组织要件和计酬要件。赵占领说,这种涉嫌传销的分级营销推广策略会导致多个方面的害处。对于用户而言,深陷其中,浪费资金、时间和精力,而且影响范围广泛。对于依法经营的企业而言,会带来短期内的不公平,破坏市场秩序。从法律层面来看,分销挑战了现有些法律秩序,如不准时进行查处,将会干扰法律和执法部门的权威。
内容侵权
盗版抄袭形成产业链
除去分级营销推广策略以外,南都记者发现常识付费范围还蕴藏着多种乱象。网校课程、会员账号、付费音频、线上讲坛视频在淘宝、闲鱼、微信、QQ群等平台上,有很多常识付费商品被底价供应。
以知乎live为例,南都记者3月21日在一家名为每天大的淘宝门店看到,用户仅花0 .88元便可购买到知乎live556期,其中包含教育、心理学、营销、英语等多个类目。现在,该产品已买卖成功104次。
除去电子商务平台,南都记者搜索发现,很多QQ群也在供应知乎live、喜马拉雅、得到、混沌研习社等常识付费内容,多个2000人的群接近满员。在一个名为喜马拉雅得到付费音频的Q群内,群主起凡资源吧称,只需要3 5元,便可获得得到APP、喜马拉雅、混沌研习社、插座学院、网易课程、知乎等付费课程总计1700G的资源。群公告显示,所有音频和视频都是通过高级设施录制。
这类付费商品来自哪儿呢?南都记者从一位供应知乎Live课程的Q群群主峰处得知,他所持有些资源中,有的是自己付费订阅的,有的则是从其他地方采集而来。据他介绍,不少课程都是由群友一块众筹。
常识付费侵权已经形成产业链,并在多点开花。维权骑士开创者陈敛告诉南都记者。维权骑士是原创内容一站式管理、保护及买卖服务平台。据他们发现,专门以盗版维生并已成气候的团队超越三百个,而个体运作的则不计其数。
在陈敛看来,这种以商业目的运作的推荐群已经侵犯到了原创机构或原创者的根本利益。一个人接触到这种途径并发现有利可图,可能带来100人不会在常识付费平台上付费。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除去上述侵权现象,常识付费愈加热门的同时,也存在抄袭之风。天使投资人刘旷表示,现在常识推荐行业内抄袭现象紧急,不少大V不过是常识的偷窃者。刘旷表示,不少常识偷窃者通过盗取其他人的作品或原创内容来从事我们的商业化运作。这样抄袭风靡对原创行业非常不公平。
将来进步
回归常识付费的本质
艾瑞咨询的研究数据表示,2025年中国的移动支付网民为6.98亿,尝试过内容付费的大约为1.88亿,占了整体支付网民的26.9%。在知乎live主讲人田吉顺看来,习惯了向网络免费索取的用户,目前想花费9 .9元购买常识。这是一种市场教育的进步。
但常识付费有时会让用户产生一种错觉,由于有收费门槛,所以觉得有人在帮忙筛选优质的内容。田吉顺说,其实有益的常识占比极少,绝大部分被传播出来的是分散大家注意力的噪音。
知乎上有一则提问,参加了与预期不符的知乎Live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吸引了很多网友跟帖。网友阿呆有点傻在参加完一场知乎live之后十分失望,称其毫无干货,大半都是硬广,起个好标题,列个很大纲,就会有不少傻白甜上钩。
这种情况并不是只在知乎存在。中山大学大四学生张意暄曾通过某公众号,花费500元购买了某英语在线网站为期10天的视频网课。她告诉南都记者,每期都有不一样的讲师讲课。有些讲的非常不错,有些则非常水,学不到东西。总体来讲水的比率占一半多。参加完这次网课之后,因为应对费课程的内容和成效产生了顾虑,她再也没购买过常识付费商品。
有人总结出所谓常识付费的热卖重点要点:普适、痛点、易用、名人、营销、包装、心理。功利化的内容带来的是功利化的消费,消耗的是用户的信赖上当一次,还会有第二次吗?
面对内容水化、用户收听不认可等问题,知乎live推出了类似淘宝产品的七天无理由退款,期望抑制劣质内容泛滥的趋势。在塑造常识网络红人、急于变现的过程中,不要让常识付费变成纯粹的冲动型消费产品。
对于常识付费范围花样层出的营销推广方案,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向南都记者表示,对用户而言,要看重的是常识付费的本质。对此,电商研究中心共享经济助理剖析师陈礼腾表示,平台应当尊重常识传播规律,而不是以常识为噱头进行营销获得利益。
这两三年有不少企业采取过这种推广方法,不少企业也都曾遇见公众质疑,甚至曾被工商部门叫停、处罚,但仍不断有企业采取类似方法。赵占领剖析,一方面可能由于法律意识欠缺,另一方可能是企业被这种方法的营销成效吸引,受商业利益驱动。
伴随公众法律意识的越来越提高和工商甚至公安部门加强执法力度,赵占领告诉南都记者,采取这种方法的企业以后将愈加少。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雅婷 李玲
实习生 詹晨枫
作者:张雅婷 李玲